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经开小新闻
师生写作吧之教师篇
作者:陈丹丹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4日      点击数:

李镇西老师说:写作,是打通从优秀老师到卓越老师的“最后一公里”。繁忙的教学教育工作之余,让我们静下心来,回顾教育过程中有滋有味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沉进心底,为了更好地前行。

孙丹文老师

《班会课的意外收获》

一年级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讲台上每天都能“冒”出一些无人认领的橡皮、铅笔,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会在课间的时候切橡皮、撕纸。于是,为了让班上的孩子们学会珍惜自己的物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学会珍惜,消灭浪费”的主题班会。

我在PPT中插入了山区孩子学习生活贫困的图片,边引导孩子们观看边不停地介绍道:“这是他们住的房子,很破旧;这是志愿者在给他们分发捐助的衣物;这么冷的天,孩子们还穿着凉鞋;学校是他们那里最好的建筑……”

“哇,他们的操场好大!”小瑞同学叫起来。

“真的比我们的大!”立马有孩子附和。

“他们学校还有床呀?”

听到这些话,我眉头紧皱,甚至有些哭笑不得,怎么孩子们关注的点跟我的完全不一样?我想立刻制止,把他们拉到我的预设中来,可又觉得这样不妥。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教育只有在影响力能达到内心深处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倘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味地以说服教育为主,可能会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学生迫于压力而屈服。但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心智急需得到培养的孩子,我们必须在他们的心田撒下理解与关爱,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接受你的教育。所以我没有制止他们,而是反复思索为什么老师和孩子的关注点存在差异。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变成小孩子,要多站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呀,教师应该要有儿童意识,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静下心来多观察、多思考,不要轻易生气,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

“小瑞,你观察很仔细。那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他们的操场和我们的操场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的操场是泥土的,我们的是塑胶;他们的操场上没有体育器材……”

“为什么他们学校会有床呢?”

“他们要住校。”

“他们住校和你们每天回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天天住校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没有人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生活。”

接着,我跟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位央视主持人,带着山区的孩子们踢足球,讲足球规则时,不小心把足球踢到泥坑里,然后这个主持人就把足球洗了洗。结果这些山区的孩子以为洗足球也是规则,在开踢前都把球洗一洗,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足球。讲到这里孩子们不再笑了。有些孩子开始积极地讨论,我们要不也把小了的衣服捐给他们?要不捐点文具?还有同学说他妈妈带他捐助过衣物,还收到了一个证书......

这次班会小插曲引发着我不断思考:当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遇到不和谐的声音千万不要简单地否定,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对策。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正向的引导,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我们就可以选取恰当的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时,只需我们的稍加点拨与唤醒,孩子们的良善之心就能显露无遗。

韩菊老师

《做个“开心果”》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但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近些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不得不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如何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如何塑造我们学校的开心儿童?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课程资源定向培养开心儿童?如何利用我们的班级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身心?

带着这些疑问,我投身于琐碎而平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具体实践中尝试解决困难与问题,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工作中努力有一点收获。

①点亮发现之眼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之处”,上帝给一个孩子关掉了一扇门,就会给他打开一扇窗户,这一点不仅需要老师来发现,也需要孩子们去发现,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之处,去发现朋友身上的点滴美好,更需要孩子自己来发现,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亮点,学会夸赞自己与悦纳自我。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被家长和环境批评长大的90后,我是极其不善于发现自己优点的,更是羞于表扬和夸赞自己,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内心充满纠结矛盾痛苦,时时不能与自我、与世界和谐相处。推己及人,成年人尚且如此,内心世界秩序还未有效建立的儿童,内心则更是脆弱与易碎。

所以我在日常教学时,重点关注孩子们的具体行为,留心他们细小的进步,小周从一年级时的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到现在上语文课时不时可以蹦现出精彩的发言,小戴从默写拼音十个错九个到现在十个错3个,小吴写字从毫无笔锋到现在每个字笔画到位,他们的进步与收获,我都带着全班同学共同见证,共同鼓励。在掌声和一声声“你真棒”中,班级孩子们关注到了同学的进步与成长,而班级中的一个个生命体在见证同学前行的同时,自己也在校园生活中沐浴阳光雨露而成长。

②巧借“德综劳班队”课

在国家开设的一系列课程中,有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供我们使用,比如二下德法第一单元的主题之一就是快乐做人。其中有两节课分别是《我是快乐鸟》和《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开心果、学校中的开心果和社会中的开心果,在40分钟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开心果,赋予开心果丰富多样的含义。孩子们会发现勤劳能干的自己是开心果,好学自律的他是开心果,孝顺懂事的你也是开心果,提升了开心二字的质量和内涵,在发现和寻找中体会人性之美,在此基础上更能和同伴们和谐相处。

开心果真开心,不仅要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更要落实于实践行动之中,人人都能成为开心果。在引领和鼓励中,我发现每一位孩子都有想成为的开心果,向往美好与快乐是孩子们最纯真的想法。所以,在日常校园生活,常常要引导,而不要遏制,要鼓励,而不要打压。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一场温柔的坚守,一种不变的情怀。聚星成光,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开心的追光者;聚沙成塔,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茁壮成长的开心儿童。孩子们的开心如同春天的风、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般自然而真诚,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悉心呵护。

做家人的开心果,快乐家人我快乐;做同学的开心果,快乐班级我快乐;做社会的开心果,乐于助人我快乐。相信,每一位开心娃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让自已成为高质量的、内蕴丰富的开心果,拥有开心自己的能力,内心永远充满力量,内心永远有抵御生活的勇气,永远童真,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做自己的开心果。

王译可老师

《宽容——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我已经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一学期了。去年,小小的他们扬着天真的笑脸,背着大大的书包,欢快地跑进一年级的教室,也跑进了我的世界。跟所有小学生一样,从对小学的好奇、期待,到发现各种规则的不适、迷茫,最后是调整、接受、顺应,他们很乖巧,学得很快,当然,也有意外。

那天中午,孩子们吃完中饭,见没有老师在,便开始不安分了,十几个孩子在走廊的拐角处张来望去,见我要走出食堂,便一路尖叫着:“王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蹙眉走进教室,教室里非常热闹,一个个都像个原始森林的小野兽,呼喊咆哮、追跑蹦跳,唯独不见安静阅读的。

扫视了一下教室,我冷静地问:“刚刚谁在走廊大声喊叫,影响了全校同学阅读?自觉站起来。”连问三次,却无人站起。刚想继续询问,我努力克制了自己,失望地背过讲台平静一会儿。那一幕出现了: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还有十几个孩子是站着的,那些喊叫了的孩子,所有的眼睛都歉疚地看着我。这时,我夸赞他们知错就改,并真诚地向他们请教如何避免今天中午的情况,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让小助手在前面记名字,有的说让小领读带他们读书,还有的想到同桌互相监督......他们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出谋划策,越来越有自省力和思维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比较揪住小辫子不放,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觉得更明智的做法是宽容错误。要信任孩子,更多地关注他们以后的表现。宽容能带来孩子的觉察和自我管理,每个孩子都值得每一个老师的信任和信心,永远不要对他们失望,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教育学生,有时候要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有时候也需要润物细无声。最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度的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经开小新闻
师生写作吧之教师篇

李镇西老师说:写作,是打通从优秀老师到卓越老师的“最后一公里”。繁忙的教学教育工作之余,让我们静下心来,回顾教育过程中有滋有味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沉进心底,为了更好地前行。

孙丹文老师

《班会课的意外收获》

一年级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讲台上每天都能“冒”出一些无人认领的橡皮、铅笔,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会在课间的时候切橡皮、撕纸。于是,为了让班上的孩子们学会珍惜自己的物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学会珍惜,消灭浪费”的主题班会。

我在PPT中插入了山区孩子学习生活贫困的图片,边引导孩子们观看边不停地介绍道:“这是他们住的房子,很破旧;这是志愿者在给他们分发捐助的衣物;这么冷的天,孩子们还穿着凉鞋;学校是他们那里最好的建筑……”

“哇,他们的操场好大!”小瑞同学叫起来。

“真的比我们的大!”立马有孩子附和。

“他们学校还有床呀?”

听到这些话,我眉头紧皱,甚至有些哭笑不得,怎么孩子们关注的点跟我的完全不一样?我想立刻制止,把他们拉到我的预设中来,可又觉得这样不妥。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教育只有在影响力能达到内心深处时,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倘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一味地以说服教育为主,可能会在短暂的时间内让学生迫于压力而屈服。但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心智急需得到培养的孩子,我们必须在他们的心田撒下理解与关爱,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接受你的教育。所以我没有制止他们,而是反复思索为什么老师和孩子的关注点存在差异。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变成小孩子,要多站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呀,教师应该要有儿童意识,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静下心来多观察、多思考,不要轻易生气,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

“小瑞,你观察很仔细。那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他们的操场和我们的操场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的操场是泥土的,我们的是塑胶;他们的操场上没有体育器材……”

“为什么他们学校会有床呢?”

“他们要住校。”

“他们住校和你们每天回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天天住校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没有人爸爸妈妈照顾自己的生活。”

接着,我跟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位央视主持人,带着山区的孩子们踢足球,讲足球规则时,不小心把足球踢到泥坑里,然后这个主持人就把足球洗了洗。结果这些山区的孩子以为洗足球也是规则,在开踢前都把球洗一洗,因为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足球。讲到这里孩子们不再笑了。有些孩子开始积极地讨论,我们要不也把小了的衣服捐给他们?要不捐点文具?还有同学说他妈妈带他捐助过衣物,还收到了一个证书......

这次班会小插曲引发着我不断思考:当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遇到不和谐的声音千万不要简单地否定,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思考对策。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正向的引导,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我们就可以选取恰当的故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有时,只需我们的稍加点拨与唤醒,孩子们的良善之心就能显露无遗。

韩菊老师

《做个“开心果”》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但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近些年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不得不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如何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如何塑造我们学校的开心儿童?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课程资源定向培养开心儿童?如何利用我们的班级环境和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身心?

带着这些疑问,我投身于琐碎而平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具体实践中尝试解决困难与问题,在日复一日的平淡工作中努力有一点收获。

①点亮发现之眼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之处”,上帝给一个孩子关掉了一扇门,就会给他打开一扇窗户,这一点不仅需要老师来发现,也需要孩子们去发现,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之处,去发现朋友身上的点滴美好,更需要孩子自己来发现,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亮点,学会夸赞自己与悦纳自我。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被家长和环境批评长大的90后,我是极其不善于发现自己优点的,更是羞于表扬和夸赞自己,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内心充满纠结矛盾痛苦,时时不能与自我、与世界和谐相处。推己及人,成年人尚且如此,内心世界秩序还未有效建立的儿童,内心则更是脆弱与易碎。

所以我在日常教学时,重点关注孩子们的具体行为,留心他们细小的进步,小周从一年级时的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到现在上语文课时不时可以蹦现出精彩的发言,小戴从默写拼音十个错九个到现在十个错3个,小吴写字从毫无笔锋到现在每个字笔画到位,他们的进步与收获,我都带着全班同学共同见证,共同鼓励。在掌声和一声声“你真棒”中,班级孩子们关注到了同学的进步与成长,而班级中的一个个生命体在见证同学前行的同时,自己也在校园生活中沐浴阳光雨露而成长。

②巧借“德综劳班队”课

在国家开设的一系列课程中,有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供我们使用,比如二下德法第一单元的主题之一就是快乐做人。其中有两节课分别是《我是快乐鸟》和《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家庭中的开心果、学校中的开心果和社会中的开心果,在40分钟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开心果,赋予开心果丰富多样的含义。孩子们会发现勤劳能干的自己是开心果,好学自律的他是开心果,孝顺懂事的你也是开心果,提升了开心二字的质量和内涵,在发现和寻找中体会人性之美,在此基础上更能和同伴们和谐相处。

开心果真开心,不仅要印刻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更要落实于实践行动之中,人人都能成为开心果。在引领和鼓励中,我发现每一位孩子都有想成为的开心果,向往美好与快乐是孩子们最纯真的想法。所以,在日常校园生活,常常要引导,而不要遏制,要鼓励,而不要打压。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一场温柔的坚守,一种不变的情怀。聚星成光,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开心的追光者;聚沙成塔,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茁壮成长的开心儿童。孩子们的开心如同春天的风、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般自然而真诚,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悉心呵护。

做家人的开心果,快乐家人我快乐;做同学的开心果,快乐班级我快乐;做社会的开心果,乐于助人我快乐。相信,每一位开心娃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让自已成为高质量的、内蕴丰富的开心果,拥有开心自己的能力,内心永远充满力量,内心永远有抵御生活的勇气,永远童真,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做自己的开心果。

王译可老师

《宽容——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我已经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一学期了。去年,小小的他们扬着天真的笑脸,背着大大的书包,欢快地跑进一年级的教室,也跑进了我的世界。跟所有小学生一样,从对小学的好奇、期待,到发现各种规则的不适、迷茫,最后是调整、接受、顺应,他们很乖巧,学得很快,当然,也有意外。

那天中午,孩子们吃完中饭,见没有老师在,便开始不安分了,十几个孩子在走廊的拐角处张来望去,见我要走出食堂,便一路尖叫着:“王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蹙眉走进教室,教室里非常热闹,一个个都像个原始森林的小野兽,呼喊咆哮、追跑蹦跳,唯独不见安静阅读的。

扫视了一下教室,我冷静地问:“刚刚谁在走廊大声喊叫,影响了全校同学阅读?自觉站起来。”连问三次,却无人站起。刚想继续询问,我努力克制了自己,失望地背过讲台平静一会儿。那一幕出现了: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还有十几个孩子是站着的,那些喊叫了的孩子,所有的眼睛都歉疚地看着我。这时,我夸赞他们知错就改,并真诚地向他们请教如何避免今天中午的情况,他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让小助手在前面记名字,有的说让小领读带他们读书,还有的想到同桌互相监督......他们在反思自我的基础上出谋划策,越来越有自省力和思维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相比较揪住小辫子不放,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觉得更明智的做法是宽容错误。要信任孩子,更多地关注他们以后的表现。宽容能带来孩子的觉察和自我管理,每个孩子都值得每一个老师的信任和信心,永远不要对他们失望,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一定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教育学生,有时候要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有时候也需要润物细无声。最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