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务公开 > 公告
常州经开区小学三年主动发展终期自评报告
作者:李小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0日      点击数:

·创:乘势而上 实现跨越式发展  

 

——常州经开区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终期自评报告

 

【一】自评过程描述

根据《关于新时代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常教发(2019)3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常州经开区社事业局《关于开展经开区中小学本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评估暨下一轮规划论证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此为推进学校规划实施与总结,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放大此项工作的过程价值,成立总结评估工作小组,围绕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优化内部治理等重点任务工作分部门进行了整体盘点,凝练发展成果,发现过程问题,形成下一轮规划发展思路。同时,在此基础上梳理各部门过程资料,形成终结性自评报告,引领下一轮学校主动发展深入推进。

【二】规划实施情况介绍

一、目标达成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回顾

2020年9月,学校在上级领导部门指导下,形成了《依托集团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年发展规划。2020年9月是学校开办的第三年,当时开设了3个年级,11个班级,503名学生,34名教师;2023年9月是学校开办的第六年,学校建制完备,目前学校6个年级,36个班级,1603名学生,95名教师;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学校发展在规划引领下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样态。

2.阶段目标达成情况

   对照《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基于集团办学资源,秉承局小“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开·创”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与整体架构;构建并不断优化了学校发展制度系统,完善了学校的管理网络,管理机制逐步稳定;探索了“党建引领、文化培育、项目突破、品牌孕育”等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具体路径;充分营造“抱团成长、美美与共”的教师成长氛围;着力于培育尚德向善、灵动智慧,阳光向上的开心少年;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路上执着前行。

二、采取具体措施

(一)党建引领,坚定学校发展方向

2020年10月,学校召开了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学校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2020年12月,学校成立工会组织,选举产生了学校第一届工会委员会;2021年3月,学校成立团支部组织,年轻教师有了新的组织归属。学校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带出学校启航路上的发展新活力。

学校党支部严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学校发展融于国家与时代的背景下,打开学校办教育,关心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方向,创新开展并推动学校“三色先锋课堂”党建品牌、“头雁振飞”、“党建+”等项目深入实施。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组织并带头学习,引领党员、教师等学习党章党规、党的重大精神、尤其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建团百年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党性原则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

坚决按照上级“三重一大”相关规定执行,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决策、研究项目确定、评优评先、制度重建、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增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意识。

全体教师坚定“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神圣使命,筑牢思想之基,在学校党建引领下,勇于改革奋进,提升育人水平。

1.构建文化系统,绘就发展蓝图

在集团李伟平校长等专家的指导下,对学校文化及发展愿景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论证,构建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表达,明确了“在生命关怀下开创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开·创”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表达,以“弦歌不辍、惟实励新、最美先生”为教师培养目标,以“尚德向善、智慧灵动、开心儿童”的为学生培育目标,让校园生命蓬勃向上,自由舒展,师生共创一所活泼泼的生命体。

2.创新行政例会,促进发展自觉

学校年轻的管理团队和学校成长同频共振,我们努力提升行政例会的价值意义,打造其成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提升领导力的培训平台;我们以“能力资源共同体”的发展方式,建设好管理团队的“能力学堂”;从强化责任人意识,提升责任人能力两大板块目标,打造学校管理团队成“‘双骨干’伙伴团”,变革和推进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提升。一是形成了“导读·分享”学习计划。管理人员进行学习理论及实践的定期分享;二是开启“行走学堂”。管理人员走进了集团内优秀成员校或其他名校,与管理层进行深度交流,现场学习等;三是尝试“现场调研”管理样态。组建节点性的管理现场调研组,采用抽查式的班级教育教学现场调研活动,掌握最真实的学校教育教学状态,为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最真实的出发点,为后期的工作重难点及具体策略提供重要的真实问题情境。四是扩大“项目组”核心圈。在行政团队策划讨论相关项目及计划时,常常扩大“项目组”核心圈,进一步在工作中实现“责任人”和“合作者”的整体协调推进。从自身责任人与合作者身份的强化,到基层责任人以及每位老师角色意识的唤醒、强化,使有效的管理重心下移有了可能,才能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自觉学习研究,自觉在学校发展中贡献力量。

3.规范制度建设,形成行动标杆

制度是建立学校发展之序的保障。学校自创办以来,汲取集团共享资源,各部门都基于学校实际校情对学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制定、梳理、完善、优化,或增,或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讨论交流,学习内化,充分发挥制度梳理建立的过程价值,努力实现制度“导”的价值,发挥制度的价值导向,发展引领功能,进一步保障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建章立制,有序推进。

因此,学校《教工手册》也从1.0版升级为《教工手册》2.0版,全体教师学习执行,进一步规范引导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二)研究引航,提升校园生活品质

   学校立足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双减”“双新”政策背景下,顶层策划,着眼日常,从学校场域建设、科研培训、课程改革,课堂优化,重点项目突破等各项工作深耕研究,着力科研力量激发,教师团队建设,从新理念的确立,新行为的实施展开等方面努力做出创新性的实践。

1.科研定向,发展内涵为要。

1)课题研究领航发展方向

学校充分利用课题研究、项目建设等重点科研研究领航学校发展,学校课题、项目建设渗透所有学科,教师参与率100%。学校在研省市区课题6项,2项市级项目,在此引领下,学校精心打造育人场域,建构课程图谱,创新活动,不断打造学校各项品牌,积极构建了具有成长气息、富有活泼泼生命力的有特色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在经历和体验中中成长,自由而舒展,享受生命的拔节生长的喜悦。

2)“开”论坛培育发展潜能

    学校充分搭建好研训平台,聚焦科研课题,立足日常研究,提升教师研究力。根据发展需要,以“开”论坛形式,精心策划了校级研训项目,紧紧围绕“双减”背景下,从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改革、“五项管理”、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努力体现“融”与“创”两大特征。项目内容的“融”,融时代背景,融日常实践,融专业发展,融教师需求。项目展开的“创”:创论坛形式,创论坛成果;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学校先后开展了“青春与书”好书分享会;“‘经开好课’专家解读会”、“作业设计共研场”等具有学校特色的论坛活动;在一次次研训中,经开小教师在自培与互培中,在自我更新中促进理念认同,实践认同,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2.课程改革,提升质量为本

1)整体规划,课程建设指向育人目标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实施,在学校办学理念引领下,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形成学校“开·启”课程体系整体架构,夯实国家学科课程实施,创新跨学科课程,开发融学科课程,探索学生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开·启”课程图谱如下)

 

 

  

开 启课程图谱.png

 

                       

                                  “开·启”课程图谱)

2)多措并举,扎实日常彰显育人品质

做实课程实施。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课程方案,执行我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学校各学科专任教师达到了100%,科学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始终向学2022年4月出台的新《课程方案》,把牢学校课程实施方向舵。

注重过程管理。基于相关研究制度的实施,学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推进了“周日约课”、“校长推门课”“一日观察”等管理项目,依托管理力量,夯实教师日常课堂实施质量,在规范中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聚焦重点项目。围绕“双减”工作精神,学校从“幼小衔接”“课堂提质”“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等方面整体融通开展好推进工作。

“幼小衔接”初绽成果。2021年9月,学校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究,与经开区东方名园主动牵手,开展联合专题研讨,开展将入学百日作为幼小过渡期,设置了一年级“有向”衔接入学课程,开展了“入学百日,快乐成长”百日入学仪式活动。2022年9月,我们依据最新的文件精神,优化课程设置,制定了“我是小学生啦!”的期初课程,利用开学前两周让学生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学校的过程中了解和融入小学生活。在此之后,我们依托常规教学,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将入学66天作为过渡期,观照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全面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同时2022年11月,学校主办了常州市“四仪”示范教育观摩活动7岁入学仪式,全面呈现我校幼小衔接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23年9月,我们跟青洋幼儿园,刘海粟幼儿园也牵手共研,推出了“1+x:点燃萌新多巴胺”的衔接课程,不断创新研究成果。学校两名教师撰写的幼小衔接案例及论文都获评区一等奖。

“三心”服务亮出特色。学校遵循“五育并举”理念,秉承着“学生专心,教师用心,家长放心”的“三心”服务目标,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在“两个关注,三个关联”【“两个关注,三个关联”一关注学生年段特点,二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三个关联,一个关联课程拓展与丰富;第二个关联学校特色孕育与打造;第三个关联各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全面育人目标引领下,学校策划了“1+x+1”课后服务课程:“1”为作业辅导,老师看护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x”为缤纷社团活动,分为班本和校本两类,“1”为党员志愿者活动,即为课后服务结束时仍滞留学校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放大了课后服务班级点名册的功效,将点名、内容和评价结合在一起,整合资源,提升效率,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

作业设计深化变革。“双减”政策旗帜鲜明地指出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随课堂而动,随变革而生。学校按照“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优化作业设计。每周日下午,各教师根据集备和自备的情况,制定下一周作业,经班主任调节,确保三-六年级各班每天的笔头作业不超过1小时,周一再以年级为单位公示在学校公示栏,以便所有的学生了解。为实现作业的提质功能,每周各学科集备时都会进行“作业设计”的相关研讨,推出“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配套作业;每位教师在自主备课时也将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时作业设计,并按照“基础、拓展、综合”的三级标准,因材施教,提供菜单式作业,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学校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减”作业设计优秀案例的评比,将教研评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今年暑假,我校17个班级在班主任和所有学科老师的共同配合下,通过前期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方式,依据各班具体情况,设计了17个具备班级“特色”的创新项目作业。这17个项目作业打破学科壁垒,尝试跨学科学习;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努力实现“暑假作业”的华丽变身记。

深入课堂研究。各教研组能围绕“经开好课”标准,立足校情,探索经开小“开+”课堂,开展校本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扎实每周集体备课和“小组、校级、集团”三级研讨机制,借力好区市级的各级研讨资源,教师在仿课磨课中不断地锤炼自我,提升课堂实效;“党员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各类平台围绕课堂教学提质也不断深入研究实践,让经开小的日常课堂逐渐彰显特有品质。

优化评价机制。学校丰富教师日常教学月度考核形式: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管理巡查相结合、数量检查和质量检查相结合,年级组相互检查、学习等;各教研组集聚全体教师力量,对照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结合校情,形成《“闪光的我们”--优秀教研组评价制度》,以此也进一步丰富学科组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展示平台。

3.团队成长,多维培育为基

奋斗的青春最美。平均年龄30岁的教师团队因奋斗而成为经开小最靓的风景。学校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充分立足学校力量,以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为目标,不断地促进学校正青春教师团队的坚实发展之路。

1)锚定发展目标——一段“时间轴”

按照围绕“入职、入格、升格”三个教师成长期,以此为时间轴,对标发展目标,形成具体发展规划计划,明确发展方向。

2)营造发展氛围---- 三个“成长营”

我们创建青年教师“开创营”宝藏教师“成长营”“周蝶校班主任工作室”的德育工作坊等非行政性组织建设,让育人路上以团队的力量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发展氛围。

3)规划发展路径-----三种“传帮带”

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0岁,这支年轻的战队需要不断地打造才能成长得更稳更快。因此,学校努力推进师资队伍深度打造,规划好发展路径,做好三种“传帮带”:一是学校在集团校引领下,以“青蓝工程”为载体,实现了“一对一”、“组对组”的“传帮带”全覆盖。以每年的教师节为契机,学校开展“局小教育集团师徒结对活动”,将局小德才双修的优秀教师与我校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分学科确定师徒关系,二是将局小教研实力雄厚的学科教研组与我校充满干劲的年轻教研组进行“拉手”,两校教师从个人研究到集体备课,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跟岗学习、轮岗交流等方式深入集团校,确保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第三种传帮带就是以成长营为载体,以教师基本功,班主任工作法为主要共学共研主要内容,通过专家引领、互培互研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

4)共享发展成果----多项“朋友圈”。

教师个体发展成果的优势叠加让教师发现自我能量,团队互助的优势叠加能让学校放大优质资源,互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激发。因此,学校着力打造多维“成长圈”,让个人成长可见,让团队成长可见。“青年说”专栏定期推出教师成长故事分享;日常的“双线并进”线上训练和线下暑期“21+14+7”的专业训练,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成长共同体,打好专业发展基石,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双线并进”即综合项目和专业项目,综合项目包括“三字一话”和教育故事,专业项目即每个学科基本功的主要内容;“21+14+7”即21天专业基本功训练、14天备课和7天共读整本教育教学著作,定期分享成果,“云上阅读社”专栏不定期推出教师教育故事分享;“开”论坛、各级研讨平台等都组成了经开小青年教师成果展示“朋友圈”。

(三)多维聚焦,打造师生成长时空

我们以培育学生尚德向善、智慧灵动的开心儿童为目标,借助多方面力量构建场域,创新活动,改革评价,综合融通,开创有生命气息的成长时空,形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1.融通项目建设,打造育人场域

依托学校市前瞻性项目《1+N:境脉式成长社区的实践建构》,师生共建打造成长社区场域——“1”指有特色的班级社区建设,“N“校内+校外+线上”的社区建设;目前学校构建了“一园两港三街四坊五特区”,不仅是育人场域的建设,更是孕育于课程的拓展,活动的创新,更是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创新载体。我们期待,在这个活泼泼的校园,每一个孩子能自已成为自己,自由而舒展享受生命的真实成长。

2.丰富培育方式,升级育人团队    

班主任成长有助力。充分利用集团优势,基于校周蝶名班主任工作室,精心打造德育工作坊培训项目,从“小班讲师团”、“带班方略我分享”、“育人故事我来写”等培训内容的整体全面构建,让学校“小班”们育人理念、育人实践都有了“章法”,依托省级辅导员课题《青年辅导员政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基于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以线上研讨+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赛促培,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有方向,有路径;同时继续发挥集团优势,积极落实“走出去”、“请进来”培训举措,邀请局小特级班主任团队每学期都来校讲座,分享带班育人经验实现加速度成长。

“启·慧”家长课程成系列。学校结合当下形势,聚焦家庭教育,根据学生年段特征,策划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课程内容;打造云上亲子微课堂,利用公众号定期推出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策略,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校社联盟重共建。学校开放办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代表、学校代表组成了家校社联盟,共同守护学生成长;因此,学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结合学校市品格提升工程《见微养德: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在场建构与实践》建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特色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构建“行走的思政”课程内容,创新实施形式,不断拓宽思政育人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定制特色活动,创新活动体验

主题节日有情趣。无论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还是学校定制的“艺体节”等、“书的味道”读书节,孩子们沉浸其中,成长其中。社团课程有意思。学校开设“牡丹·天籁”管乐团、乒乓球、轮滑、蝶舞社等46门七彩社团活动课程供学生走班自主选择、快乐成长。根据开心娃的身心发展与健康特点,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创编室内室外操,每天,开心娃在“开盲盒”式的大课间操中热爱运动,增强体质。集中运动之后,每个班级均量身定制了主题大课间活动,让班班有特色,人人爱运动。

4. 改革素养评价,引领全面发展

以省级课题《基于“成长护照”式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动研究》引领学生素养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四)资源优化,升级师生成长服务

学校后勤服务也是发展过程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资源。在安全管理、卫生保健、教育装备等方面工作推进中,努力挖掘其过程育人价值,成为教育重要资源。

1.安全筑屏障。

师生安全工作遵循“预防在先,教育融通”的工作思路,创新学校安全教育、卫生工作,开展师生安全主题教育,筑牢师生安全屏障,守护师生身心健康。

2.管理有章法。

提炼形成综合服务部“四个一”工作法,从顶层关注学校这一部门工作的日常落实,体现工作品质;注重开发信息技术的使用,如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填报的在线表格隐藏功能,小程序的开发使用等,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3.过程重价值。

以阶段创建工作为节点,组建临时项目组,“校园文化组”“创建工作组”等项目化建设,发挥过程价值,激发师生主动参与感;以日常管理为资源,融入学生小岗位建设,创新了“疫情防控小助手”“班级小管家”“小小修理师”等岗位,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让师生真正成为学校建设的主人;融卫生保健习惯,劳动教育于日常疫情防控中,创新这一领域实践。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分步推进,有目标性

学校创办的这几年,学校将时间按照学期、学年,制定阶段目标,将学校长程规划科学确定短期计划,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分步推进。学校发展呈现出了“乘势而上、立序稳基-----拔节生长、开创突破--深耕厚植、蓬勃发展”阶段感,逐步建制完善的经开小孕育了学校阳光向上,青春昂扬,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学校发展“开创”主旋律,一群管理团队新兵学习在先,吃苦在先,强己达人;教师团队用奋斗的青春姿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创办五年多来,这座面向未来的成长社区用自己蓬勃的新样态向家门口的老百姓交出了一份“青春答卷”。

2.聚焦重点,重推进力

学校根据校情,每一阶段都聚焦重点,重学校发展中的推进力;第一阶段的全面建章立制,突出内部治理,到第二阶段项目建设引领,基于集团资源,以教科研发展为引擎,推动学校整体研究深入,再到多平台多资源下的教师团队的重点培养打造,融学校发展的长程与阶段的重点突出相结合,不断实现着学校每一阶段的突破发展。

正是这一发展策略,每一个学期,学校都不断实现着突破:近几年,我们创下了江苏省智慧校园,常州平安校园,常州市节水型校园,常州市“生命之水”示范园;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教育装备示范校;学校党支部党建品牌获评常州市“一校一品”荣誉;学校大课间活动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大课间;两项课题申报省市级立项成功;学校前瞻性项目、品格提升项目均获得市级立项;在“教育强区”三年的质量评估中,学校虽无完备建制,也获得了良好等级。学校的办学成果20余次获得省市区级媒体宣传。今年九月,在教育强区总结大会上,我校被评为“教育强区”先进单位。

3.阶段盘点,强提升感

阶段回看反思有利于稳步前行,学校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将学校发展成果进行评价反馈,不断激励促进各部门各项工作有序深入推进。我们注重过程中发现成长,形成了“荣耀时刻--学校年度发展十件大事”;“闪光的你”十佳教师评选;“闪光的我们”优秀教研组评比;“教师个人规划达成奖”等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价展示,引领发展。

学校逐步完备建制中,师生成长发展依然令人振奋:在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中,两位教师在省级基本功或赛课中获得一二等奖;30余名教师获得市区一二等奖;29名教师获得了专业梯队的晋升;已有500多名学生获得省市区比赛奖项,科技类奖项问鼎省级并现场展示,还曾获得常州市实验大赛一等奖,区级多项一等奖荣誉;我校羽毛球社团学生钮邵晨参加2022年省运会;飞鱼游泳校队队员王华获得市级游泳赛奖牌。

四、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思考 

1.从构建到浸润的文化深耕

学校创办初期,首任魏迎九校长就学校打造高品质教育进行了整体构建,对于学校文化系统提出了“开”的文化表达,基于“开放、开兴、开悟、开创”等关键词的内涵追求,师生以开放的心态,在综合融通思维下,以成人成事相结合,开展创造性实践的校园生活中,共同去追求生命的真实成长;在此基础上,在集团李伟平校长指导下,我们进一步优化重建学校文化系统,明确了“在生命关怀中开创美好人生”办学理念,以“开 创”为校训,在创造性的校园生活中师生生命自由舒展,蓬勃向上,共创一所活泼泼的生命体,朝向未来,共同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给正处学校发展初期有了很好的引领,但同时也发现,这一文化的整体浸润于学校管理、课程、学生活动、师生成长日常还存在一定清晰的路径,还需要走从文化到行为的具体过程。

   学校将进一步通过专家引领,统筹规划,从学校制度优化汇编、师生内化,到学校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课程建设有机实施,学生活动的品牌孕育等方面,努力基于厘清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基础上,梳理学校未来各领域的高品质项目的建设,争取未来3年内能成功打出学校品牌与特色,更能实现学校文化浸润与弥漫,实现文化立校。

2.从入格到骨干的成长锤炼

学校是逐渐完备建制的过程,每一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新教师进入,学校这几年处于“新手云集”的教师团队现象,对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学校也努力将难题变成课题,站在时代前列,坚守育人初心,开拓、精进,立德树人,进一步清晰青年教师成长的图谱,依托学校“正青春”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打造,让每一位经开小的老师们以青春之笔自觉书写新时代教育华章。

 融入“一个大局”,建设成长“新标杆”。融区域发展背景。“教育强区”战略部署以来,经开区投入大量资金,保障了学校的设施设备建设,以我校“成长社区”打造为契机,发展青年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学生成长的物化空间和实践机会,引领一批教师打造学校成长社区课程,用课程领导全体教师。融学校发展背景。学校以实现“在生命关怀中开创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发展优势,主动融入集团、区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我校教师自身发展能力,奋力打造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新样板。

 打造“一个引擎”,把稳成长“方向舵”。继续以“开创营”项目为抓手,高质量统筹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一体化推进。整合教学、科研、德育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模式,用综合素养集中练,专业素养组内练的双线并进方式,充分发挥“开创营”在统筹协调各学科、各组织之间的重大优势,不断壮大正青春引擎的动能,引领正青春教师队伍和全体教师的同频共振。  

锻造“一支队伍”,壮大成长“领跑者”。学校加强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把优秀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建设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我校按照教师年龄的特点,按照“1+2>3”的标准在优秀中培养卓越,在普通中培养优秀,不断壮大正青春团队的力量,形成“人才库”。(即每个拥有市区级五级梯队的教师,带领两个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一年为周期,每有一个教师在五级梯队实现晋升,那么将重新成为那个“1”,再继续带领新的人员)这样不断发展,将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育人水平。

3.从实践到成果的提炼积淀

对于一所新建学校,各项工作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我们也发现忙忙碌碌中对于学校发展过程中研究实践缺少了提炼与积累,不善于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去发现与梳理,积累与提炼;后期,学校将立足这一缺失,深入做好。一是要重视明确这一工作的价值意义,学校的发展是一种累进的过程,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在时间的印记里写下学校成长特色,对一所学校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培育好底蕴,为未来的成长奠基。二是管理层的整体谋划,制定相关制度与要求,明确责任人,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三是“走出去,请进来”,邀请相关专家作指导,从学校基础性材料的整理,到高品质项目的建设等,都进一步提高这一提炼能力;也利用集团资源或是市区内优秀学校,进行现场学习。四是物化成果。学校将进一步打造有特色的物型空间,学校尚在继续完备建设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深度开发建筑场域的育人价值,将文件浸润,课程建设,活动开发,师生成长成果等巧妙设计与融入,打造具有经开小文化标识,物型表达,能实现在过程进一步中激发师生创造力,激发师生内在能量,凝聚学校生长力量。

 

“教育,传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教育,应该为未来作准备:准备知识,准备智慧,准备修养,准备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常州经开区小学的成长发展承蒙着新时代最好“时”与“势”,是在“教育强区”的强劲东风里,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全力引领下成长出来的学校,我们相信有着上级领导一直厚爱和指导,有着局小教育集团高位的引领,将在新一轮三年发展中,全体经开小人定会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坚守教育情怀,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携手奋进在学校开创发展的路上,厚植未来发展底蕴,为打造经品优学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2023.10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务公开 > 公告
常州经开区小学三年主动发展终期自评报告

·创:乘势而上 实现跨越式发展  

 

——常州经开区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终期自评报告

 

【一】自评过程描述

根据《关于新时代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指导意见》【常教发(2019)3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常州经开区社事业局《关于开展经开区中小学本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评估暨下一轮规划论证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此为推进学校规划实施与总结,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放大此项工作的过程价值,成立总结评估工作小组,围绕党建引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优化内部治理等重点任务工作分部门进行了整体盘点,凝练发展成果,发现过程问题,形成下一轮规划发展思路。同时,在此基础上梳理各部门过程资料,形成终结性自评报告,引领下一轮学校主动发展深入推进。

【二】规划实施情况介绍

一、目标达成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回顾

2020年9月,学校在上级领导部门指导下,形成了《依托集团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三年发展规划。2020年9月是学校开办的第三年,当时开设了3个年级,11个班级,503名学生,34名教师;2023年9月是学校开办的第六年,学校建制完备,目前学校6个年级,36个班级,1603名学生,95名教师;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学校发展在规划引领下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样态。

2.阶段目标达成情况

   对照《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基于集团办学资源,秉承局小“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开·创”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与整体架构;构建并不断优化了学校发展制度系统,完善了学校的管理网络,管理机制逐步稳定;探索了“党建引领、文化培育、项目突破、品牌孕育”等学校高品质发展的具体路径;充分营造“抱团成长、美美与共”的教师成长氛围;着力于培育尚德向善、灵动智慧,阳光向上的开心少年;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路上执着前行。

二、采取具体措施

(一)党建引领,坚定学校发展方向

2020年10月,学校召开了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学校第一届党支部委员会。2020年12月,学校成立工会组织,选举产生了学校第一届工会委员会;2021年3月,学校成立团支部组织,年轻教师有了新的组织归属。学校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带出学校启航路上的发展新活力。

学校党支部严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学校发展融于国家与时代的背景下,打开学校办教育,关心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方向,创新开展并推动学校“三色先锋课堂”党建品牌、“头雁振飞”、“党建+”等项目深入实施。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组织并带头学习,引领党员、教师等学习党章党规、党的重大精神、尤其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建团百年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党性原则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

坚决按照上级“三重一大”相关规定执行,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决策、研究项目确定、评优评先、制度重建、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增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意识。

全体教师坚定“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神圣使命,筑牢思想之基,在学校党建引领下,勇于改革奋进,提升育人水平。

1.构建文化系统,绘就发展蓝图

在集团李伟平校长等专家的指导下,对学校文化及发展愿景进行了整体规划和论证,构建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表达,明确了“在生命关怀下开创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开·创”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表达,以“弦歌不辍、惟实励新、最美先生”为教师培养目标,以“尚德向善、智慧灵动、开心儿童”的为学生培育目标,让校园生命蓬勃向上,自由舒展,师生共创一所活泼泼的生命体。

2.创新行政例会,促进发展自觉

学校年轻的管理团队和学校成长同频共振,我们努力提升行政例会的价值意义,打造其成为学校管理团队成员提升领导力的培训平台;我们以“能力资源共同体”的发展方式,建设好管理团队的“能力学堂”;从强化责任人意识,提升责任人能力两大板块目标,打造学校管理团队成“‘双骨干’伙伴团”,变革和推进管理团队的领导力提升。一是形成了“导读·分享”学习计划。管理人员进行学习理论及实践的定期分享;二是开启“行走学堂”。管理人员走进了集团内优秀成员校或其他名校,与管理层进行深度交流,现场学习等;三是尝试“现场调研”管理样态。组建节点性的管理现场调研组,采用抽查式的班级教育教学现场调研活动,掌握最真实的学校教育教学状态,为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最真实的出发点,为后期的工作重难点及具体策略提供重要的真实问题情境。四是扩大“项目组”核心圈。在行政团队策划讨论相关项目及计划时,常常扩大“项目组”核心圈,进一步在工作中实现“责任人”和“合作者”的整体协调推进。从自身责任人与合作者身份的强化,到基层责任人以及每位老师角色意识的唤醒、强化,使有效的管理重心下移有了可能,才能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自觉学习研究,自觉在学校发展中贡献力量。

3.规范制度建设,形成行动标杆

制度是建立学校发展之序的保障。学校自创办以来,汲取集团共享资源,各部门都基于学校实际校情对学校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制定、梳理、完善、优化,或增,或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讨论交流,学习内化,充分发挥制度梳理建立的过程价值,努力实现制度“导”的价值,发挥制度的价值导向,发展引领功能,进一步保障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建章立制,有序推进。

因此,学校《教工手册》也从1.0版升级为《教工手册》2.0版,全体教师学习执行,进一步规范引导了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二)研究引航,提升校园生活品质

   学校立足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双减”“双新”政策背景下,顶层策划,着眼日常,从学校场域建设、科研培训、课程改革,课堂优化,重点项目突破等各项工作深耕研究,着力科研力量激发,教师团队建设,从新理念的确立,新行为的实施展开等方面努力做出创新性的实践。

1.科研定向,发展内涵为要。

1)课题研究领航发展方向

学校充分利用课题研究、项目建设等重点科研研究领航学校发展,学校课题、项目建设渗透所有学科,教师参与率100%。学校在研省市区课题6项,2项市级项目,在此引领下,学校精心打造育人场域,建构课程图谱,创新活动,不断打造学校各项品牌,积极构建了具有成长气息、富有活泼泼生命力的有特色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在经历和体验中中成长,自由而舒展,享受生命的拔节生长的喜悦。

2)“开”论坛培育发展潜能

    学校充分搭建好研训平台,聚焦科研课题,立足日常研究,提升教师研究力。根据发展需要,以“开”论坛形式,精心策划了校级研训项目,紧紧围绕“双减”背景下,从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改革、“五项管理”、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努力体现“融”与“创”两大特征。项目内容的“融”,融时代背景,融日常实践,融专业发展,融教师需求。项目展开的“创”:创论坛形式,创论坛成果;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学校先后开展了“青春与书”好书分享会;“‘经开好课’专家解读会”、“作业设计共研场”等具有学校特色的论坛活动;在一次次研训中,经开小教师在自培与互培中,在自我更新中促进理念认同,实践认同,不断提升育人水平。

2.课程改革,提升质量为本

1)整体规划,课程建设指向育人目标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实施,在学校办学理念引领下,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形成学校“开·启”课程体系整体架构,夯实国家学科课程实施,创新跨学科课程,开发融学科课程,探索学生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开·启”课程图谱如下)

 

 

  

开 启课程图谱.png

 

                       

                                  “开·启”课程图谱)

2)多措并举,扎实日常彰显育人品质

做实课程实施。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课程方案,执行我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学校各学科专任教师达到了100%,科学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始终向学2022年4月出台的新《课程方案》,把牢学校课程实施方向舵。

注重过程管理。基于相关研究制度的实施,学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推进了“周日约课”、“校长推门课”“一日观察”等管理项目,依托管理力量,夯实教师日常课堂实施质量,在规范中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聚焦重点项目。围绕“双减”工作精神,学校从“幼小衔接”“课堂提质”“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等方面整体融通开展好推进工作。

“幼小衔接”初绽成果。2021年9月,学校主动开展幼小衔接研究,与经开区东方名园主动牵手,开展联合专题研讨,开展将入学百日作为幼小过渡期,设置了一年级“有向”衔接入学课程,开展了“入学百日,快乐成长”百日入学仪式活动。2022年9月,我们依据最新的文件精神,优化课程设置,制定了“我是小学生啦!”的期初课程,利用开学前两周让学生在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学校的过程中了解和融入小学生活。在此之后,我们依托常规教学,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将入学66天作为过渡期,观照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全面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同时2022年11月,学校主办了常州市“四仪”示范教育观摩活动7岁入学仪式,全面呈现我校幼小衔接研究成果,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2023年9月,我们跟青洋幼儿园,刘海粟幼儿园也牵手共研,推出了“1+x:点燃萌新多巴胺”的衔接课程,不断创新研究成果。学校两名教师撰写的幼小衔接案例及论文都获评区一等奖。

“三心”服务亮出特色。学校遵循“五育并举”理念,秉承着“学生专心,教师用心,家长放心”的“三心”服务目标,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强化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在“两个关注,三个关联”【“两个关注,三个关联”一关注学生年段特点,二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三个关联,一个关联课程拓展与丰富;第二个关联学校特色孕育与打造;第三个关联各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全面育人目标引领下,学校策划了“1+x+1”课后服务课程:“1”为作业辅导,老师看护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x”为缤纷社团活动,分为班本和校本两类,“1”为党员志愿者活动,即为课后服务结束时仍滞留学校的学生提供看护服务。与此同时,我们还放大了课后服务班级点名册的功效,将点名、内容和评价结合在一起,整合资源,提升效率,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

作业设计深化变革。“双减”政策旗帜鲜明地指出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它随课堂而动,随变革而生。学校按照“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优化作业设计。每周日下午,各教师根据集备和自备的情况,制定下一周作业,经班主任调节,确保三-六年级各班每天的笔头作业不超过1小时,周一再以年级为单位公示在学校公示栏,以便所有的学生了解。为实现作业的提质功能,每周各学科集备时都会进行“作业设计”的相关研讨,推出“课前、课中、课后”三步配套作业;每位教师在自主备课时也将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时作业设计,并按照“基础、拓展、综合”的三级标准,因材施教,提供菜单式作业,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学校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减”作业设计优秀案例的评比,将教研评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今年暑假,我校17个班级在班主任和所有学科老师的共同配合下,通过前期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方式,依据各班具体情况,设计了17个具备班级“特色”的创新项目作业。这17个项目作业打破学科壁垒,尝试跨学科学习;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努力实现“暑假作业”的华丽变身记。

深入课堂研究。各教研组能围绕“经开好课”标准,立足校情,探索经开小“开+”课堂,开展校本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扎实每周集体备课和“小组、校级、集团”三级研讨机制,借力好区市级的各级研讨资源,教师在仿课磨课中不断地锤炼自我,提升课堂实效;“党员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各类平台围绕课堂教学提质也不断深入研究实践,让经开小的日常课堂逐渐彰显特有品质。

优化评价机制。学校丰富教师日常教学月度考核形式:定期检查和随时抽查、管理巡查相结合、数量检查和质量检查相结合,年级组相互检查、学习等;各教研组集聚全体教师力量,对照常州市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结合校情,形成《“闪光的我们”--优秀教研组评价制度》,以此也进一步丰富学科组教师以团队的形式展示平台。

3.团队成长,多维培育为基

奋斗的青春最美。平均年龄30岁的教师团队因奋斗而成为经开小最靓的风景。学校充分利用集团资源,充分立足学校力量,以培育“四有好教师”团队为目标,不断地促进学校正青春教师团队的坚实发展之路。

1)锚定发展目标——一段“时间轴”

按照围绕“入职、入格、升格”三个教师成长期,以此为时间轴,对标发展目标,形成具体发展规划计划,明确发展方向。

2)营造发展氛围---- 三个“成长营”

我们创建青年教师“开创营”宝藏教师“成长营”“周蝶校班主任工作室”的德育工作坊等非行政性组织建设,让育人路上以团队的力量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发展氛围。

3)规划发展路径-----三种“传帮带”

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0岁,这支年轻的战队需要不断地打造才能成长得更稳更快。因此,学校努力推进师资队伍深度打造,规划好发展路径,做好三种“传帮带”:一是学校在集团校引领下,以“青蓝工程”为载体,实现了“一对一”、“组对组”的“传帮带”全覆盖。以每年的教师节为契机,学校开展“局小教育集团师徒结对活动”,将局小德才双修的优秀教师与我校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分学科确定师徒关系,二是将局小教研实力雄厚的学科教研组与我校充满干劲的年轻教研组进行“拉手”,两校教师从个人研究到集体备课,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紧紧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跟岗学习、轮岗交流等方式深入集团校,确保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第三种传帮带就是以成长营为载体,以教师基本功,班主任工作法为主要共学共研主要内容,通过专家引领、互培互研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

4)共享发展成果----多项“朋友圈”。

教师个体发展成果的优势叠加让教师发现自我能量,团队互助的优势叠加能让学校放大优质资源,互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激发。因此,学校着力打造多维“成长圈”,让个人成长可见,让团队成长可见。“青年说”专栏定期推出教师成长故事分享;日常的“双线并进”线上训练和线下暑期“21+14+7”的专业训练,将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成长共同体,打好专业发展基石,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双线并进”即综合项目和专业项目,综合项目包括“三字一话”和教育故事,专业项目即每个学科基本功的主要内容;“21+14+7”即21天专业基本功训练、14天备课和7天共读整本教育教学著作,定期分享成果,“云上阅读社”专栏不定期推出教师教育故事分享;“开”论坛、各级研讨平台等都组成了经开小青年教师成果展示“朋友圈”。

(三)多维聚焦,打造师生成长时空

我们以培育学生尚德向善、智慧灵动的开心儿童为目标,借助多方面力量构建场域,创新活动,改革评价,综合融通,开创有生命气息的成长时空,形成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1.融通项目建设,打造育人场域

依托学校市前瞻性项目《1+N:境脉式成长社区的实践建构》,师生共建打造成长社区场域——“1”指有特色的班级社区建设,“N“校内+校外+线上”的社区建设;目前学校构建了“一园两港三街四坊五特区”,不仅是育人场域的建设,更是孕育于课程的拓展,活动的创新,更是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创新载体。我们期待,在这个活泼泼的校园,每一个孩子能自已成为自己,自由而舒展享受生命的真实成长。

2.丰富培育方式,升级育人团队    

班主任成长有助力。充分利用集团优势,基于校周蝶名班主任工作室,精心打造德育工作坊培训项目,从“小班讲师团”、“带班方略我分享”、“育人故事我来写”等培训内容的整体全面构建,让学校“小班”们育人理念、育人实践都有了“章法”,依托省级辅导员课题《青年辅导员政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基于区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以线上研讨+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赛促培,班主任专业发展之路有方向,有路径;同时继续发挥集团优势,积极落实“走出去”、“请进来”培训举措,邀请局小特级班主任团队每学期都来校讲座,分享带班育人经验实现加速度成长。

“启·慧”家长课程成系列。学校结合当下形势,聚焦家庭教育,根据学生年段特征,策划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课程内容;打造云上亲子微课堂,利用公众号定期推出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策略,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家校社联盟重共建。学校开放办学,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代表、学校代表组成了家校社联盟,共同守护学生成长;因此,学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结合学校市品格提升工程《见微养德: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在场建构与实践》建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特色思政育人体系,通过构建“行走的思政”课程内容,创新实施形式,不断拓宽思政育人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定制特色活动,创新活动体验

主题节日有情趣。无论是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还是学校定制的“艺体节”等、“书的味道”读书节,孩子们沉浸其中,成长其中。社团课程有意思。学校开设“牡丹·天籁”管乐团、乒乓球、轮滑、蝶舞社等46门七彩社团活动课程供学生走班自主选择、快乐成长。根据开心娃的身心发展与健康特点,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创编室内室外操,每天,开心娃在“开盲盒”式的大课间操中热爱运动,增强体质。集中运动之后,每个班级均量身定制了主题大课间活动,让班班有特色,人人爱运动。

4. 改革素养评价,引领全面发展

以省级课题《基于“成长护照”式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动研究》引领学生素养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四)资源优化,升级师生成长服务

学校后勤服务也是发展过程的重要保障,同样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资源。在安全管理、卫生保健、教育装备等方面工作推进中,努力挖掘其过程育人价值,成为教育重要资源。

1.安全筑屏障。

师生安全工作遵循“预防在先,教育融通”的工作思路,创新学校安全教育、卫生工作,开展师生安全主题教育,筑牢师生安全屏障,守护师生身心健康。

2.管理有章法。

提炼形成综合服务部“四个一”工作法,从顶层关注学校这一部门工作的日常落实,体现工作品质;注重开发信息技术的使用,如疫情防控工作中,信息填报的在线表格隐藏功能,小程序的开发使用等,大大提升了管理效能。

3.过程重价值。

以阶段创建工作为节点,组建临时项目组,“校园文化组”“创建工作组”等项目化建设,发挥过程价值,激发师生主动参与感;以日常管理为资源,融入学生小岗位建设,创新了“疫情防控小助手”“班级小管家”“小小修理师”等岗位,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让师生真正成为学校建设的主人;融卫生保健习惯,劳动教育于日常疫情防控中,创新这一领域实践。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分步推进,有目标性

学校创办的这几年,学校将时间按照学期、学年,制定阶段目标,将学校长程规划科学确定短期计划,顶层设计、目标明确,分步推进。学校发展呈现出了“乘势而上、立序稳基-----拔节生长、开创突破--深耕厚植、蓬勃发展”阶段感,逐步建制完善的经开小孕育了学校阳光向上,青春昂扬,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学校发展“开创”主旋律,一群管理团队新兵学习在先,吃苦在先,强己达人;教师团队用奋斗的青春姿态担当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创办五年多来,这座面向未来的成长社区用自己蓬勃的新样态向家门口的老百姓交出了一份“青春答卷”。

2.聚焦重点,重推进力

学校根据校情,每一阶段都聚焦重点,重学校发展中的推进力;第一阶段的全面建章立制,突出内部治理,到第二阶段项目建设引领,基于集团资源,以教科研发展为引擎,推动学校整体研究深入,再到多平台多资源下的教师团队的重点培养打造,融学校发展的长程与阶段的重点突出相结合,不断实现着学校每一阶段的突破发展。

正是这一发展策略,每一个学期,学校都不断实现着突破:近几年,我们创下了江苏省智慧校园,常州平安校园,常州市节水型校园,常州市“生命之水”示范园;常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常州市教育装备示范校;学校党支部党建品牌获评常州市“一校一品”荣誉;学校大课间活动被评为常州市优秀大课间;两项课题申报省市级立项成功;学校前瞻性项目、品格提升项目均获得市级立项;在“教育强区”三年的质量评估中,学校虽无完备建制,也获得了良好等级。学校的办学成果20余次获得省市区级媒体宣传。今年九月,在教育强区总结大会上,我校被评为“教育强区”先进单位。

3.阶段盘点,强提升感

阶段回看反思有利于稳步前行,学校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将学校发展成果进行评价反馈,不断激励促进各部门各项工作有序深入推进。我们注重过程中发现成长,形成了“荣耀时刻--学校年度发展十件大事”;“闪光的你”十佳教师评选;“闪光的我们”优秀教研组评比;“教师个人规划达成奖”等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评价展示,引领发展。

学校逐步完备建制中,师生成长发展依然令人振奋:在教师基本功、教学大赛中,两位教师在省级基本功或赛课中获得一二等奖;30余名教师获得市区一二等奖;29名教师获得了专业梯队的晋升;已有500多名学生获得省市区比赛奖项,科技类奖项问鼎省级并现场展示,还曾获得常州市实验大赛一等奖,区级多项一等奖荣誉;我校羽毛球社团学生钮邵晨参加2022年省运会;飞鱼游泳校队队员王华获得市级游泳赛奖牌。

四、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思考 

1.从构建到浸润的文化深耕

学校创办初期,首任魏迎九校长就学校打造高品质教育进行了整体构建,对于学校文化系统提出了“开”的文化表达,基于“开放、开兴、开悟、开创”等关键词的内涵追求,师生以开放的心态,在综合融通思维下,以成人成事相结合,开展创造性实践的校园生活中,共同去追求生命的真实成长;在此基础上,在集团李伟平校长指导下,我们进一步优化重建学校文化系统,明确了“在生命关怀中开创美好人生”办学理念,以“开 创”为校训,在创造性的校园生活中师生生命自由舒展,蓬勃向上,共创一所活泼泼的生命体,朝向未来,共同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给正处学校发展初期有了很好的引领,但同时也发现,这一文化的整体浸润于学校管理、课程、学生活动、师生成长日常还存在一定清晰的路径,还需要走从文化到行为的具体过程。

   学校将进一步通过专家引领,统筹规划,从学校制度优化汇编、师生内化,到学校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行,课程建设有机实施,学生活动的品牌孕育等方面,努力基于厘清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基础上,梳理学校未来各领域的高品质项目的建设,争取未来3年内能成功打出学校品牌与特色,更能实现学校文化浸润与弥漫,实现文化立校。

2.从入格到骨干的成长锤炼

学校是逐渐完备建制的过程,每一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新教师进入,学校这几年处于“新手云集”的教师团队现象,对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学校也努力将难题变成课题,站在时代前列,坚守育人初心,开拓、精进,立德树人,进一步清晰青年教师成长的图谱,依托学校“正青春”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打造,让每一位经开小的老师们以青春之笔自觉书写新时代教育华章。

 融入“一个大局”,建设成长“新标杆”。融区域发展背景。“教育强区”战略部署以来,经开区投入大量资金,保障了学校的设施设备建设,以我校“成长社区”打造为契机,发展青年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学生成长的物化空间和实践机会,引领一批教师打造学校成长社区课程,用课程领导全体教师。融学校发展背景。学校以实现“在生命关怀中开创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我校目前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发展优势,主动融入集团、区发展要求,全面提升我校教师自身发展能力,奋力打造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新样板。

 打造“一个引擎”,把稳成长“方向舵”。继续以“开创营”项目为抓手,高质量统筹教师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一体化推进。整合教学、科研、德育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模式,用综合素养集中练,专业素养组内练的双线并进方式,充分发挥“开创营”在统筹协调各学科、各组织之间的重大优势,不断壮大正青春引擎的动能,引领正青春教师队伍和全体教师的同频共振。  

锻造“一支队伍”,壮大成长“领跑者”。学校加强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着力把优秀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建设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我校按照教师年龄的特点,按照“1+2>3”的标准在优秀中培养卓越,在普通中培养优秀,不断壮大正青春团队的力量,形成“人才库”。(即每个拥有市区级五级梯队的教师,带领两个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一年为周期,每有一个教师在五级梯队实现晋升,那么将重新成为那个“1”,再继续带领新的人员)这样不断发展,将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育人水平。

3.从实践到成果的提炼积淀

对于一所新建学校,各项工作都是在不断地完善中,我们也发现忙忙碌碌中对于学校发展过程中研究实践缺少了提炼与积累,不善于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去发现与梳理,积累与提炼;后期,学校将立足这一缺失,深入做好。一是要重视明确这一工作的价值意义,学校的发展是一种累进的过程,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在时间的印记里写下学校成长特色,对一所学校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培育好底蕴,为未来的成长奠基。二是管理层的整体谋划,制定相关制度与要求,明确责任人,形成一定的工作机制;三是“走出去,请进来”,邀请相关专家作指导,从学校基础性材料的整理,到高品质项目的建设等,都进一步提高这一提炼能力;也利用集团资源或是市区内优秀学校,进行现场学习。四是物化成果。学校将进一步打造有特色的物型空间,学校尚在继续完备建设过程中,学校要进一步深度开发建筑场域的育人价值,将文件浸润,课程建设,活动开发,师生成长成果等巧妙设计与融入,打造具有经开小文化标识,物型表达,能实现在过程进一步中激发师生创造力,激发师生内在能量,凝聚学校生长力量。

 

“教育,传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教育,应该为未来作准备:准备知识,准备智慧,准备修养,准备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常州经开区小学的成长发展承蒙着新时代最好“时”与“势”,是在“教育强区”的强劲东风里,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全力引领下成长出来的学校,我们相信有着上级领导一直厚爱和指导,有着局小教育集团高位的引领,将在新一轮三年发展中,全体经开小人定会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坚守教育情怀,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携手奋进在学校开创发展的路上,厚植未来发展底蕴,为打造经品优学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2023.10